习近平文化思想是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是坚持“两个结合”、推进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创新的重大成果。社会主义学院暨中华文化学院在学习习近平文化思想、助力文化强国建设中肩负重要使命。要按照党中央的要求,充分履行职能、发挥优势、彰显特色,进一步掀起学习宣传和研究阐释习近平文化思想新热潮,为新时代夯实统一战线共同思想基础发挥应有作用。
第一,深刻认识和研究阐释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大意义,履行好以学术讲政治的责任。习近平文化思想是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是坚持“两个结合”、推进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创新的重大成果,内涵十分丰富、论述极为深刻,明体达用、体用贯通,标志着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表明我们党的历史自信、文化自信达到了新高度,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篇,树立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文化旗帜。要深刻认识和研究阐释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理论原创性、政治引领性、实践指导性。
第二,准确把握中华文化学院的文化使命,为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作出贡献。各级社会主义学院和中华文化学院作为统一战线人才教育培养的主阵地和开展统战工作的重要部门,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引,在以中华文化凝聚人心、凝聚力量、凝聚智慧、凝聚共识中主动担当作为,为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贡献智慧和力量。要坚持自信自立,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我们要按照党中央统一部署和要求,坚持党的文化领导权,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推动习近平文化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学员头脑,通过扎实有效的科研教培和宣传阐释工作,加强文化引领,切实把统一战线广大成员的思想统一到文化建设的正确方向上来,把意志力量汇聚到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作贡献上来。特别是要结合统战成员的文化特点和精神需求,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为构建展示中华文化特征、中华民族精神、中国国家形象的理论体系、学科体系和话语体系作贡献。同时要坚持“两个结合”,在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赓续中华文脉;要坚持交流互鉴,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
第三,切实发挥中华文化学院作用,助力文化强国建设。在文化强国建设中,包括中央社院在内的全国社院系统要更好擦亮“中华文化学院”这块金字招牌。一要加强工作统筹谋划。坚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导,一体推进中华文化教育、研究和对外交流工作。成立相应的业务指导和工作交流机构,精心打造“新时代中华文化论坛”品牌。联合地方中华文化学院,依托各地的文化资源禀赋和特色优势,加强中华文明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提炼展示,组织课题研究,开展学术活动,建设一批各具特色的文化研究和传播基地。二要打造具有统战特色的文化学术阵地。充分发挥中华文化学院理论研究基地和高端智库作用,聚焦传承发展中华文化、繁荣社会主义文化、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推动文明交流互鉴等文化强国建设的基础性、前沿性问题开展研究,形成具有标识性、影响力和美誉度的系列研究成果。进一步整合各方面研究力量,形成习近平文化思想研究宣传阐释的合力。三要加大“两支队伍”建设力度。聚焦培养文化思想教育培训工作的科研师资队伍,广泛凝聚专家学者、新闻出版、文化产业等领域代表人士力量,引导和支持他们坚持正确政治方向,提高文化原创能力和创新创造活力,为持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贡献力量。四要拓展对外文化交流合作。要深化与相关战略单位合作,持续举办中华文化专题培训班,增进与国内外研究机构的学术交流合作,加强与港澳台侨团体的交流,构建内外联动、优势互补、精准高效的中华文化对外交流工作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