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党派如何高质量参政议政?第39期进修班学员范柏乃这本新书作答

近日,中央社院第39期民主党派干部进修班学员、浙江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副院长范柏乃新著《民主党派如何高质量参政议政》出版。

据作者介绍,该书成稿历时数年,期间围绕主题进行了多次补充完善。不少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以及相关学者认为,该书的出版对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提高参政议政科学水平、增强履职能力有积极作用。

作者简介:

范柏乃,中央社院第39期民主党派干部进修班学员,现任浙江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副院长,九三学社中央委员、浙江省委会副主委,浙江省人大常委会委员。发表论文20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教材)30部,荣获中共中央统战部授予的“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贡献”全国先进个人称号,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一等奖,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等。

作者心语:

在该书中,我结合自身工作现身说法,提出新时代民主党派高质量的参政议政的着力点:

第一,科学地选择研究问题。科学选题是参政议政的首要任务。作为一名九三学社社员,我结合专业知识和对社情民意的了解,选择各级中共党委关注、政府重视和人民群众关切的重要问题进行研究。其中“关于重视控制和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建议”、“加大节约型政府的建设力度刻不容缓”、“着力解决股市设计的制度性缺陷,全面推进股市的健康发展”等政协提案被选为全国政协大会口头发言和提案素材。

第二,深入地开展调查研究。调查研究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鲜明特质,也是民主党派做好参政议政工作的基本功。民主党派要真正迈开双脚,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一线,切实做到深下去、沉到底、接地气,尤其是要在调查研究的过程中发现有价值的研究选题,提出具有创新性和可操作性的对策建议。“浙江打造平安中国‘先行样本’经验值得推广”的调研报告,就是我在系统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撰写的。

第三,充分地运用数据资料。我主笔的多篇参政议政报告获得领导重视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有充分的数据资料和翔实的事实材料。在“关于统筹治理人才称号过多过滥问题的建议”和“基层党政干部职业倦怠问题凸显 亟须采取措施统筹解决”等参政议政报告中,就运用了翔实的数据,分析存在问题、考察发展现状、探讨演化趋势、研究制约因素,并充分运用事实案例来支撑和论证所提出的对策建议。

第四,周密地设计对策建议。对策建议的创新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是衡量参政议政质量的重要指标。因此,政策的提出不能脱离实际、贪大求全、模糊虚泛,而要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深入分析矛盾、发现问题,进而科学设计对策建议。在设计对策建议时,要强化问题意识,以解决问题为导向,聚焦实践遇到的新问题、改革发展稳定方面存在的深层次问题、人民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等提出相关的对策建议,使对策建议能够有效落地,做到用得上、办得了、能见效。在“关于把控好地方主要领导调整节奏的建议”中,我提出不断完善并不折不扣地执行《党政领导干部职务任期暂行规定》,通过制度有效实施保障地方主要领导的稳定性;努力探索“五年磨一剑”的党政干部用人导向,通过激励机制保障地方主要领导的稳定性等建议,就具有一定的创新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第五,认真地撰写书面材料。参政议政报告是参政议政成果的最终呈现方式。因此,在完成调查研究和数据资料采集后,需要花时间和精力认真撰写书面材料。参政议政报告通常包括研究问题现状分析、形成问题原因考察、解决问题对策建设三大模块内容。一份好的参政议政报告,要努力做到标点正确、行文规范、语句流畅、结构合理、层次清晰、逻辑严密、观点鲜明、目标明确、重点突出、篇幅适宜、言简意赅,精准地表达对策建议,让人一目了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