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社会主义学院推动统一战线成员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走深走实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广西社会主义学院立足统一战线人才教育培养主阵地职能作用,聚焦主责主业,坚持“六个突出”,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走深走实,不断提高广西统一战线成员支持参与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的思想认识。

一是突出政治共识,扎实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学院党组自觉扛起主体责任,全面加强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的领导,研究制定《广西社会主义学院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的若干措施》,坚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贯穿于统战教培事业的全过程和各环节,对标对表新时代干部教育培训总要求总规划和统战工作形势与任务,组建教研团队重点围绕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党的民族理论与政策、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中央统战工作会议和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解读、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理论与实践等主题,打造系列理论精品课程,并将其作为各培训班和统一战线网络学院学习必修课,加大政治引领工作力度。

二是彰显区域特色,研发特色课程。重点围绕广西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历史、广西特色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广西民族团结进步经验与启示、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等主题,构建地域特色课程,发挥自身资源优势,彰显地域民族文化特色,教育引导学员加强相互了解,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提升地域民族文化影响力和凝聚力。截至目前,学院已经打造《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要从基层社区抓起——来自广西基层治理的探索与实践》等特色课程9门,其中1门获评“中央社会主义学院精品课”。

三是加强平台建设,打造工作矩阵。学院与广西民族博物馆、广西博物馆等单位合作,开展学员现场研学活动;根据新时代统一战线成员结构特点和培训需求,在学院打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主题教室;在南宁市蟠龙社区、中华中路社区和崇左市江洲区新和镇卜花村等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示范单位,挂牌成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现场教学基地,用好区内教育资源,打造现场教学精品路线。截至2024年11月,学院已挂牌主题现场教学基地2个,打造相关主题现场教学线路33条。积极用好广西统一战线网络学院和学院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发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意识精品网络课程。目前,网络学院已上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相关网络课程40多门,组织统一战线各领域成员学习超85000人次。

四是利用优质资源,促进实践创新。重点依托区内民族团结示范单位、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民族文化博物馆、非遗项目等,打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N”研学课、“石榴籽课堂”主题分享课、“溯寻历史文化,传承优良传统”现场教学课等,充分利用本地优质教育资源,把学员带入到各族人民交往交流交融的生动场景中,着力构建“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双主体教学模式,促进课堂教学与现场感悟相结合,增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说服力和吸引力,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入脑入心。截至2024年11月,学院紧扣广西实际和特点,推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理论课程29门,案例式研讨课程7门,研学类现场教学课程16门,更好满足培训班次需要。

五是坚持能力导向,增强互学互鉴。学院依托民族宗教主题教室,开发民族宗教理论政策、民族宗教知识应知应会实训课;打造民宗点点通、宗教禁忌与礼仪、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广西世居民族概览、广西民族团结故事、多姿多彩广西民族文化等实训课。强化现场教学交流总结工作,争取相关单位支持,组织学员加强经验交流,开展学习讨论,进一步拓宽工作思路,丰富解决难题的经验。

六是强化力量整合,提升能力水平。坚持专兼结合,由学院民族学科背景的教授牵头,组建以高级职称教师为主体的骨干师资团队,聘请国家和自治区民族宗教事务主管部门、地方党委统战部、高校、科研院所等领导干部、专家教授担任兼职教师,打造强有力的专业师资队伍。争取中央社会主义学院支持,承担全国五个民族自治区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学科研创新发展联合体秘书处工作,承办“社会主义学院助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学术研讨会,强化教研方面的交流合作,不断提升学院教研水平。举办全区社会主义学院系统师资班,开展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的全区社会主义学院系统精品课评选和院内全体教师“同上一堂课”活动,进一步提升全区社会主义学院系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整体能力水平。